2025年9月10日凌晨,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袭击,数百架无人机和导弹袭向基辅、利沃夫等地。 部分飞行器闯入波兰领空,波兰军方与北约战机紧急升空拦截。
波兰总理图斯克直言这是对北约领空的“公然侵犯”,波兰政府随即启动《北大西洋公约》第四条,要求北约盟国进行紧急磋商。
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派出三架“阵风”战斗机驰援波兰,荷兰、意大利和美国的战机也开始在波兰上空巡航。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北约首次在成员国的领空内对俄军目标进行拦截。
波兰在9月12日凌晨发布的声明中宣布将正式向乌克兰派遣部队,成为第一个明确表示出兵乌克兰的北约国家。
尽管华沙方面宣称士兵进入乌克兰是为了“学习防御无人机的经验”,但这显然只是表面说法。 实质意义是打破了“北约军队不进入乌克兰”的底线。
目前波兰4万大军正在向俄白边境集结,装甲车、坦克不断调动。 克里姆林宫此前多次警告,任何北约士兵一旦进入乌克兰领土,便是合法打击目标。 如果波兰彻底打破这种底线,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升级为俄罗斯与北约的直接对抗。
该国国防部长宣布关闭靠近俄白边境的领空,同时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军事演习,数千名北约士兵参与。 不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虽然声援波兰,但也同时呼吁结束俄乌冲突,显示出欧盟内部对是否全面卷入战争仍存在分歧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说,俄罗斯无人机飞入波兰“可能是个失误”,并且表示“对事态发展感到沮丧”。 特朗普的回应透露出他不愿轻易将此事上升到“俄罗斯袭击北约”的层面,因为那会迫使美国履行北约集体防御义务。
从特朗普过去的行事逻辑来看,他对盟友安全的承诺一向附带条件,更在意的是如何从中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。 他希望为自己与普京未来的直接沟通保留余地,同时试图与欧洲盟友拉开一点距离,让他们承担更多安全成本。
自1999年首轮东扩以来,北约已将成员国从16个增至32个,向东推进了1000公里。 这种扩张直接压缩了俄罗斯的传统安全空间。
芬兰、瑞典加入北约后,俄北方舰队进入大西洋的航道被北约舰艇全天候监控。波兰境内的“陆基宙斯盾”系统,可在6分钟内拦截飞向莫斯科的弹道导弹。
俄罗斯作为一个缺乏天然地理屏障的国家,历史上多次遭受来自西方的入侵。 拿破仑1812年的远征,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进攻,都在民族心理上留下了深刻创伤。 这种“被包围恐惧症”使得缓冲区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要素。
2025年6月北约防长会议上,美国要求成员国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%,但德国、匈牙利等国坚决反对,最终仅达成“0年前逐步达标”的模糊共识。
这种分歧在对乌军援问题上尤为突出,美国暂停600亿美元军援,导致乌军前线炮弹日消耗量从8000枚锐减至2000枚。而波兰、波罗的海国家则要求扩大对俄制裁范围,甚至提议在乌克兰设立“禁飞区”。
2025年新年第一天,俄罗斯停止了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。 尽管欧盟已通过15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,但能源关系难以短期内切断。
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欧盟仍在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上花费了超过2000亿欧元。 根据布鲁盖尔研究所的数据,截至2023年底,欧盟每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化石燃料约为10亿美元。 2023年,俄罗斯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的15%,位列第三。
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席阿列克谢·米勒表示“欧洲的能源命运已定! 东方获得了巨大的好处,通过先进的管道获得廉价且极其可靠的俄罗斯天然气。 ”俄罗斯正在创造一种新途径,在现实中,欧盟仍然扮演着一个昂贵且不可靠的买家的角色。
从18世纪开始,波兰就多次被俄罗斯、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分割,经历了占地、灭国与重建的反反复复。 直到苏联解体后,波兰才算真正站稳脚跟,但对俄罗斯的警惕早已渗入骨髓。
波兰不仅是支持乌克兰最积极的国家之一,提供资金、武器和难民援助,如今更是直接派兵进入乌克兰。 波兰同时宣布向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接壤的边境部署4万大军,装备包括美国M1A1、德国豹2、韩国K2“黑豹”等先进坦克,装备规格直接对标实战。
俄罗斯拥有庞大的核武库作为威慑力量。俄罗斯现役战略核弹头1710枚,其中陆基870枚由战略火箭军掌控,海基640枚部署在12艘战略核潜艇上,空基200枚由图-95、图-160轰炸机搭载。
这种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,配合“亚尔斯”“萨尔马特”等新型洲际导弹,足以确保即便北约首轮攻击摧毁俄80%核力量,剩余核弹仍能对欧洲和北美造成毁灭性打击。 任何对俄全面战争都可能在72小时内升级为核战争。
2023年,爱沙尼亚的电力系统被俄黑客攻击,全国断电数小时。 俄罗斯还能掐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,导致德国工厂停工,意大利供暖瘫痪。
联合国宪章禁止侵略战争,北约若对俄发起进攻,将违背其“防御性联盟”宗旨。 2022年联合国大会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,但也对北约东扩提出质疑。
北约决策需31国一致同意,内部意见分裂使军事行动难以实施。 2023年北约峰会,德国和匈牙利反对直接对抗俄罗斯,凸显协调难度。
这种内部分化在2025年北约峰会上再次显现,虽然喊出要把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5%,但匈牙利、斯洛伐克这些国家直接反对继续援助乌克兰。
波兰出兵乌克兰的决定不仅是对俄罗斯的挑战,也为东欧地区的稳定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。 随着各国力量的介入,乌克兰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,成为全球安全的一大隐患。
未来局势走向取决于两个关键点,波兰出兵是象征性的还是实质性的。北约会不会将无人机事件升级到《北大西洋公约》第五条,集体防御条款。
如果双方都踩不住刹车,东欧火药桶就可能被彻底引爆。
正大配资,股票杠杆平台app下载,在线配资门户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